【伟德BETVLCTOR登录入口】保持如磐定力三北工程缔造新生机
——三北防护林体系五期工程建设纪实中国绿色时报9月30日报道(记者梅青通讯员岳太青)被誉为绿色万里长城的三北工程,其规模之宏大、建设时间之长成为历史奇观,73年、8期工程建设将释放巨大的绿色能量和绿色财富。历史行至今天,三北五期工程已走过5年历程,它已收获了哪些经验和成果?带来了哪些惊喜呢?回望是为了远行,是为了找到未来延引借鉴的发展经验,成为再次起跑的动力。今天,三北工程建设者们会自豪地告诉你,三北五期工程建设5年来,始终坚持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团结协作、锲而不舍,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以人为本、造福人类的三北精神,保持如磐定力,缔造了三北工程新生机。
五大特点释放绿色激情重点突破与区域治理相结合、生态建设与改善民生相结合、扩绿增量与提质增效相结合,三北工程决策者们在五期工程建设时以这一发展思路创新活力,先后实施了一批百万亩防护林基地建设项目,开展了黄土高原综合治理林业示范建设,启动了退化林分修复试点,释放出绿色的潜能和动能,呈现了五大鲜明特点求规模加速度,每年以千万亩速度推进。据统计,三北五期工程5年每年以千万亩的速度向前推进,累计完成造林育林5098.65万亩,初步在科尔沁、毛乌素、呼伦贝尔三大沙地和黄土高原等地建成了一批集中连片、规模宏大的防护林基地,使绿色在三北大地进一步扩展。工程区森林覆盖率已由12.4%提高到13.02%;活立木总蓄积由14.4亿立方米增加到20.98亿立方米,创造出显著的绿色财富。
投资聚集涌动,增幅显著攀升。中央投资总量创历史新高,投资规模保持稳中有增,投资标准显著提升,人工造林补助标准由每亩200元提高到每亩300元。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加大了地方资金配套力度,实行1:1配套。
社会要素积极向工程区涌动聚集,大户造林、企业造林方兴未艾,形成了合力。据统计,十二五中央累计投资五期工程96.08亿元,比十一五增长了60%多,地方配套94.55亿元,均创下历史新高。
土地治理突出,沙化和荒漠化土地双缩减。第五次全国荒漠化沙化土地监测结果表明,十二五期间,工程区治理沙化土地6万多平方公里,沙化土地年均减少1297平方公里;治理荒漠化土地1.74万平方公里,荒漠化土地年均减少2345平方公里,沙化土地和荒漠化土地连续10年实现双缩减。重点治理的科尔沁、毛乌素沙地生态状况呈现持续向好逆转态势,呼伦贝尔沙地实现了沙化面积缩减、沙化程度减轻的重大转变。
黄土高原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4万平方公里,600多条小流域得到了治理,年入黄泥沙减少4亿吨左右。据《2014年黄河泥沙公报》显示,黄河上中游各干流年输沙量明显下降,兰州、石嘴山、头道拐和潼关监测站年输沙量分别比多年平均值下降81.97%、61.73%、62.96%和93.42%。身边增绿,城乡绿化添福祉。坚持把工程建设同改善人居环境相结合,加快推进身边增绿,让森林上路、进村、入园,人居生态环境大为改观。
山西省结合工程大力推进绿色通道、城郊森林公园、景观生态园区建设,5年完成通道绿化里程2.82万公里,在通道两侧绿化荒山180万亩,全省建成城郊森林公园127处,直接受益人群2300多万人。青海省西宁市南北两山造林2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75%,市区人口人均森林面积112平方米,2012年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评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北京市平原百万亩造林工程4年完成造林105万亩,平原地区的森林覆盖率已由过去的14.85%提高到25%,全市形成了城市青山环抱、周边森林环绕的生态格局。天津市建成郊野休闲公园391平方公里,成为人民群众休闲、游憩的唯美生态空间。推进特色产业,改善民生精准脱贫。积极发展绿色惠民富民产业,工程建设增收致富功能日益彰显。
据统计,三北地区新增经济林面积267万公顷,新增产量1200万吨,新增产值500多亿元,433万人依靠发展特色林果业实现了稳定脱贫。与此同时,各地积极引种开发大果榛子、油用牡丹、肉苁蓉、双季槐、皂角等新兴林业产业,初步建成了百万亩梭梭林、百万亩大果榛子等一批新兴产业基地。
积极发展森林观光、生态疗养、游憩休闲等新兴服务业,走出了一条不砍树能致富的新路子,三北地区5年接待游客3.8亿人次,旅游直接收入达480亿元。绿色发展引领执政,生态文明深入人心。
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绿色发展理念已成为执政为民的新共识。北京、天津、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甘肃、青海、新疆等省(区、市)明确提出了生态立省的发展战略,科学划定了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等生态红线,有效遏制了生态系统退化的趋势。宁夏坚持以森林、水源等自然资源承载力为基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多规合一,形成了全区一本规划、一张蓝图。
内蒙古启动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责任追究、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等3项改革试点。青海省不以GDP增长论英雄,完善政绩考核体系,把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考核指标由过去的5项增加到10项,权重由30%提高到35%,对发生重大生态环境破坏的地区和单位实行一票否决制。
持续创新强管理求突破三北五期工程建设的这5年,创新始终伴随着它的全过程。三北工程管理者们很清醒,五期工程面临的挑战最为严峻,工程任务量比四期工程建设任务增加了73%,且工程建设已进入了啃骨头的阶段。唯有创新和提升管理才能求得突破。
三北工程决策者们选择从实施规模治理、提升综合功能、完善制度和管理等办法入手,促进三北五期工程建设保持了健康运行和发展活力。突出工程重点,实行规模治理。在四大类型区的18个重点生态治理亚区,规划了32个各具特色、功能多样的防护林基地,以突出防护林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护田促牧、生态经济兼用等主导功能;十二五期间,集中任务和投资,先后在科尔沁沙地、毛乌素沙地、湟水河流域、六盘山等区域,启动实施了6个百万亩防护林基地建设,创造了新特色;各地结合实际,相继启动实施了山西吕梁山生态脆弱区、新疆伊犁河谷等一批重点生态治理项目,力推工程建设由分散治理向规模治理、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应和民生需求,增强生态功能。
五期工程注重改善生态与服务民生并重,坚持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发挥防护林在护农促牧、发展特色林果产业等方面的作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同时强化防护林的提质增效,遵循防护林建设规律,将退化林分修复纳入建设内容,增强防护林建设的综合功能,提高工程建设的整体成效;大力发展乡土树种、混交林与灌木林,从多方位、多层次建设生态系统更加稳定、生态功能更加完备、生态效益更加凸显的防护林体系。完善制度体系,护航工程建设。《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意见》颁布后,国家林业局下发了贯彻落实、加强建设、深化改革、计划和资金管理办法等方面内容的有关通知、意见和办法。
十二五期间,河北、内蒙古、陕西、甘肃、辽宁等省(区)先后以政府名义出台了贯彻落实《意见》的指导性文件。国家林业局三北局进一步强化重点项目管理,制定出台了重点项目检查验收办法、建设年度优质工程评选办法、黄土高原综合治理林业示范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退化林分修复试点管理办法和技术指南等方面的内容,使工程管理制度体系更加完备。
河北、山西、黑龙江等省结合实际,修订了《三北防护林工程管理办法》等,自上而下形成了一整套各有侧重、切实可行的管理规范。推行精准化管理,提升管理水平。推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项目监理制和项目合同制;实行全过程管理,严把准入关、实施关、督查关、考核关和验收关;突出质量管理,推广良种壮苗、容器苗造林、专业队造林,将科技渗透到工程建设全过程;成果巩固,推行合同管护责任制,落实管护主体和管护责任;典型引领,打造一批精品工程,建设科技示范项目,发挥带动作用;启动实施了三北工程营造林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先后在69个县开展了信息系统项目建设试点,构建了营造林管理局级和县级网络平台,提升了工程管理水平。
改革驱动创新,激发内生动力。全面推进改革创新,2014年国家林业局下发《关于深化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对深化工程建设改革进行了部署。
首次提出了以水定林的技术方针,在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下的地区以灌草为主,营造多种形式的混交林;首次提出了建立生态风险评估制度,对工程区内开发建设项目开展环境影响评价;首次提出了造林面积报损核减的概念。在投入补贴政策方面,将造林基础设施建设、抚育管护纳入投资范畴;凡纳入工程建设范围的造林不分林种树种、不限比例、不分所有制,同等享受工程建设补助政策;将退化林分修复纳入工程新造林范围,享受新造林补贴政策。在推进生态效益补偿方面,提出三北工程营造的生态公益林,原则上纳入国家和地方生态公益林补偿范围。
同时探索建立政府直接收购公益林、跨区域生态补偿等市场化机制。在金融扶持政策方面,强调要建立和完善工程建设林业信贷担保机制,拓宽信贷担保物范围。完善政府扶持的林业保险机制,积极推进政策性森林保险工作。在考评验收机制上,强调要建立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合理确定防护林初植密度,完善封山(沙)育林考核验收标准,将藤本植物纳入工程建设内容,将对深化工程建设宏观布局、技术路线、组织管理、科技支撑、政策扶持等改革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退化林分修复,科学有序推进。为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三北五期工程大力推进退化林分修复试点。
制定出台了《三北工程退化林分修复试点管理办法(试行)》和《三北工程退化林分修复技术指南(试行)》。《管理办法》明确了退化林分界定标准、修复原则、项目申报程序,对组织实施、检查验收、档案管理、责任追究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技术指南》明确了退化林分修复方式及技术要点,对指导各地做好退化林分修复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创造发展经验收获三大效益三北五期工程创造了5点新经验:一是坚持遵循自然规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二是坚持共享发展的理念,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建设成果由人民共享;三是坚持突出问题导向,向改革要动力,创新投融资机制,创新建设机制,创新产权模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全社会投身工程建设的积极性;四是坚持遵循生态建设规律,集中力量,突出重点,统筹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按山系、流域、沙带规模推进,构筑区域性的生态屏障;五是坚持遵循林木生长规律,破除防护林建设一劳永逸的思想,科学稳妥有序地推进退化林分修复,促进防护林建设永续发展。这些新经验实施在工程建设中,取得了显著的三大效益。
生态效益显著,各项服务功能有惊喜。防风固沙效益明显,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2014年)结果显示,三北地区沙化土地治理呈现整体遏制、持续缩减、功能增强的良好态势,与第四次监测(2009年)相比,包括呼伦贝尔、浑善达克、科尔沁、毛乌素沙地和库布其沙漠等在内的东部沙区地表释尘量下降了约37%,其中植被增加的贡献率为20%。水土保持效益突出。
五期工程十二五累计完成水土保持林保存面积近72.52万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2.9万公顷。农田牧场防护效益明显,十二五累计完成农田牧场防护林保存面积14.56万公顷,庇护农田面积91.95万公顷、牧场面积9.62万公顷。水源涵养效益可观,十二五累计完成水源涵养林保存面积17.39万公顷。
固碳释氧效益喜人,十二五累计完成营造林保存面积257.67万公顷。生物多样性保护效益凸显,统筹兼顾森林资源培育与提质增效,进一步加大封育力度,工程区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得到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有效保护了生物多样性,促进了生态系统平衡。
经济效益显著,打造金山银山。十二五期间累计营造苹果、红枣、梨、杏、核桃、葡萄、桃、板栗、花椒、樱桃、猕猴桃、枸杞、大果榛子、李子、仁用杏、红松(嫁接)等经济林保存面积14.69万公顷。进入盛果期后每年总产值可达21.15亿元。
林下经济效益突出,各地积极发展林粮间作林药间作林下养殖、种植等产业,林下经济效益日益彰显。生态旅游效益明显,工程建设在增加林草植被,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还结合美丽乡村、森林城市和特色经济林建设等,拓展了工程建设内涵,为发展生态旅游业开辟了广阔空间。社会效益显著,形成多赢局面。
构建我国北方绿色生态屏障,为国家发展战略提供了生态安全保障。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等国家发展战略,五期工程先后实施了燕山山地、海河流域、丝绸之路绿色长廊等重点项目。促进了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建设经济林、用材林、薪炭林基地,率先形成了一批有影响力、带动力、辐射力和经济效益显著的特色产业,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多赢。
加快身边增绿,不断完善林业生态体系、产业体系和生态文化体系,为创造良好人居环境,创建森林城市发挥积极作用。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推动了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进程。谋划未来五年定调一二三四三北五期工程建设总期限为10年,目前时间过半,未来5年如何提速、创造活力?基本思路是:坚持以构建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为目标,以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为依托,坚持生态优先、突出防沙治沙、加快增量增效,着力抓好百万亩防护林基地、黄土高原综合治理、退化林分修复、特色林果业基地建设,深化改革创新,强化科技支撑,增进绿色惠民,努力构建一圈两区三带防护林体系,为加快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作出更大贡献。力争到三北五期工程期末,完成造林育林729万公顷,退化林分修复66.7万公顷,使三北地区50%以上可治理的沙化土地、70%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治理,80%的农田实现林网化。
围绕一个目标,着力构建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确立到十三五末基本建成我国生态安全屏障的奋斗目标,工程建设未来5年将在东北三省、京津冀等自然条件较好、工程建设进展较快的省(市),基本完成总体规划任务,建成省级防护林体系;在科尔沁沙地、毛乌素沙地、呼伦贝尔沙地、燕山山地、晋陕峡谷、甘肃陇东等重点区域,建成一批区域性防护林体系;在其他省(区),选择一批工程建设重点县(区),建成一批县级防护林体系,进而形成点线面相结合、带片网相配套、集中连片、互为一体的北方生态安全屏障。
服务两大战略,提供生态支撑。围绕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两大战略,启动实施三北工程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屏障建设,重点实施西安至乌鲁木齐绿色通道以及森林城镇和森林乡村建设、柴达木盆地荒漠化治理、塔克拉玛干沙漠外围基干林带、天山北坡防沙治沙、泾渭河流域水土保持林、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等重点建设项目,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奠定良好的生态基础。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京津冀地区造林绿化,重点抓好燕山山地、海河流域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建设,统筹推进城乡绿化和生态廊道建设,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体系完备、功能稳定的生态保障。
突出三条主线,生态优先、区域治理、增量增效。突出生态优先,大力营造带片网、乔灌草、多林种、多树种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优先向生态脆弱区、经济发展活跃区、事关国计民生的热点区倾斜,加强森林城镇和森林乡村建设。突出区域治理,统筹沙区、水土流失区和平原农区生态治理协调发展。
突出增量增效,统筹造林与经营协调发展,加大封山育林力度,适度开展中幼林抚育,科学稳妥有序地推进退化林分修复,不断提高林分质量。抓好四个重点,工程提质增效。一是抓好百万亩防护林基地建设,构筑区域性生态屏障。
二是抓好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示范项目,努力取得新突破。三是抓好退化林分修复,促进防护林建设优化升级。四是抓好特色林果业基地建设,促进绿色惠民富民,力争十三五期间建成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特色高效的林果业基地。
有梦想就会有未来,一二三四的建设发展方向,必将最大限度地解放和激发工程建设蕴藏的巨大潜能,向着五期工程建设的终点冲刺,结出绿色发展更亮丽的硕果。
本文关键词:伟德国际,伟德betvlctor体育官网,伟德BETVLCTOR网页版,伟德国际官网登录入口,伟德BETVLCTOR登录入口
本文来源:伟德国际-www.riggocoffe.com